全国服务热线13924277799

行业新闻

环保治理当有承认现实酱缸的勇气
来源:www.cngdlsj.com   日期: 2015-06-03   点击: 1619

  长安街上人头涌动,又是一年一度的两会季。新华社进行的大型调查显示,环境保护再度跻身最受关注的十大两会热点之中,此种关注在新任环保部长的相关新闻中亦看得格外清晰。尽管履新不过几天,环保部长陈吉宁却已频频在媒体亮相。在他第一次以环保部部长身份召开的新闻界座谈会上,陈吉宁坦承,当下迫切需要集中各个方面的智慧,进行好的制度设计。他并没有过多谈论技术路线,而是重点强调了“法之必行”。陈吉宁明确指出,过去环保执法过松过软,环保不守法是常态,而今后要把这个常态翻过来,让守法成为常态。

  媒体在报道陈吉宁此次讲话时所用的前缀,是“不长,但却思路清晰”。具体到其所说的“环保不守法是常态”中,此种思路则愈加分明。虽然陈吉宁在论及“环保不守法”,但他又非单纯地在指责某些地方和企业对环保法规的背道而行,相反,他强调的是,2015年将全力贯彻落实好新环保法,坚持源头严防、过程严管、后果严惩——法律是刚性的,“源头”“过程”和“后果”则指向治理链条上的所有在场者,这就意味着,至少在陈吉宁看来,环保事件中的守法主体应该包括环保部门、地方政府与相关企业。如此表达的内涵,无疑更显丰满。

  进一步来缕析,陈吉宁所言的“过去环保不守法是常态”,其诠释的内容实际可分为两个层面。一个层面,之所以不守法能大行其道,无非是因为缺乏指向治理者的严厉追责,导致纵容成为“常态”;另一个层面,为何某些地方和污染企业敢于对抗环保法律,看似是后者没有长出“牙齿”,本质上却是环保权力和地方粗放发展博弈的“常态”失衡。恰缘于此,要让环保不守法的现实酱缸消失,要让治理重回法治的框架,既需迅速厘清责任,更需重建合理的权力架构。但比起常识的还原,我们觉得更值得珍视的,是此种承认不守法酱缸的官员勇气。

  要让环保治理有力,一在赋权,二在追责,让环保部门能够放手执法,亦可能缘于执法不力而领受惩戒。此等常识早被念兹在兹,但当它经由一名“新上任官员”的嘴中而道出,则可称殊为不易。言及“过去环保执法过松过软”“环保不守法是常态”,虽然听者畅快,但如果站在普通官员的视角,此种说法却并非所有官员所情愿。因为它不仅道出了环保治理中的痼疾和陈病所在,同样是自我的治理加压:尽快让环保治理走上依法而行的道路。当新任部长依旧直率甚至不乏“任性”地将其表达,这必将重新唤起民众对于环保治理崭新的想象。

  当然,依旧会有一些围观者不无高蹈地指出:行胜于言,比指出“过去环保不守法是常态”还重要的,在于让守法成为一种笃定的治理方式。我们当然不试图对此否定,它也恰是未来环保治理的追求所在,但这和肯定陈吉宁的言论并不形成冲突。为何现实的环保治理始终难于呈现令人满意的模样?固然缘由多多,但一个不容忽视的缘由,正在于环保部门和社会力量的互动不够。不仅是信息公开的力度,甚至是公众参与机制的完善程度,此前都还相当欠缺。固然不必去将陈吉宁的发言过度地拔高,但此种面向新闻媒体的坦诚,至少应该被看见。

  一位学者部长的上任与亮相,催生公众对环保事业的无限联想,这昭示的是,在该项治理领域里,公众、媒体和环保部门间的信任关系,长期处于某种微妙的状态。那团灰蒙蒙的尘埃真能消失吗?还有多少城市,不应因环境因素而被冠以别名?现在来观察,答案仍然不容乐观。中国正不得不承受过去粗放性发展路径所带来的种种负效应,这需要的,只能是环保部门不再拖延的真刀真枪的改革,剔骨见髓的治理。环保治理当有承认守法酱缸的勇气,让环保治理遵法而行,这实在不是什么过高的要求。真心期待,那样的时代正在向我们走来。


热门文章
    全国统一销售热线
    售前服务:13924277799 (雷工)
    售后服务:13710134948 (郑工) 
    地址:广州市花都区石湖山大道自编33号(绿世界环保)
    传真:020-36974919
    E-mail: gzlsjhb@126.com
关注微信公众号
关注微信公众号
© 2019 广州绿世界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  Sitemap  RSS
粤ICP备11085119号-3  技术支持:红黑网络